查看原文
其他

【云南插队纪实篇】(十四)关于舂米的补充(沈志强)

知青情缘 2024-02-02


云南插队纪实篇


 作者:沈志强


语音:原野


(十四)

关于舂米的补充

  上一章写了我们村子里舂米的事,很多人感兴趣,今天先补充一点“延伸阅读”材料:

   用木碓(也叫“手碓”)舂米是我们那个村子的习惯,好像附近村子都有这个习惯。用五六十厘米高、直径四五十厘米的一段大树,上面掏一个深深的凹坑做成一个木臼,木料必须是上好的“硬木”,这就是“木碓”。

   昨天我发的我和老婆在贵州万峰林的“农家乐”里舂糯米粑粑的照片,用的是专门用来舂糯米粑粑的“石碓”,比较低矮,它是不能用来舂米的,因为一棒子下去,稻谷会四处飞散。照片上这个石碓可不是一般的石碓,是当年胡锦涛总书记去万峰林视察时舂过粑粑的,属于当时的“皇上”“开过光”的,非同一般。


   照片上我俩轮流一人一棒这么舂,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单独一个人舂,也可以两个人一人一下轮流舂,“咚咚、咚咚”,很有节奏感,还可以三个人一起舂,轮流下棒, “咚咚咚咚”快速地连续响,是非常悦耳的节奏,但是技术要求更高,否则三个木杵没有算好“时差”,在木碓中相撞的结果是把谷子都冲撒出来了。


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那里舂糯米粑粑的照片。


比较一下,就是少了两个灯笼。


   既然说到木碓,其实利用类似的原理的还有“脚碓”,就是像我们小时候玩的“跷跷板”一样,一头装个木杵,脚踩另一头,脚放开时木杵就冲击在放着稻谷的木臼中,往往还装个扶手,人可以靠在扶手上,用脚干活,脚碓比木碓似乎省力点,有个朋友说她原先在上海农村插队时就用脚碓的,现在回去看,农民家还保留着脚碓,脚碓的一大缺点是占地方,因为这么一个脚碓的横档至少长两米,一间屋子的一大块就被它占了。

   还有“水碓”,就是利用水的力量来舂米,属于非人工的“半机械化”了,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水力来推动一个“水轮机”,轴上装了一些凸起的木块,其他的结构与脚碓差不多,只是用轴上面的小木块代替脚去压那个“跷跷板”。


这就是用“水轮机”带动的水碓,轴上的木块轮番压动横档,三个木杵此起彼伏地冲击着地上木臼里的稻谷。如果没有水轮机,换用脚踩,就是“脚碓”。


   水碓的还有一种形式就是在这个“跷跷板”的一头抠出一个槽,在没有水灌进去的时候另一头的木杵在木臼里,如果从水沟里引来的水灌进一头的水槽里,慢慢水多了的话会失去平衡,水槽这一头就会沉下去,横梁带木杵的那一端会升上来,一倾斜,水槽的水就放光了,水碓的横梁会恢复原位,带木杵的一头就狠狠地砸在木臼中,就算舂了一下,水继续灌进来,灌满了又失去平衡,水就倒掉,再恢复回来冲击一下,周而复始。这个不要人工,但是由于一下一下非常慢,往往一个晚上也就只能舂够一个木臼的粮食,一家人够吃,要家家户户装是不可能的,因为水的资源有限,除非这个地方有山上下来的山泉水,一路多装几个都无所谓。否则这么装一个水碓,水沟里的“水头”就低了几十甚至一米多,就是把水的势能降低了,变成了一部分机械能去推动水碓。


   有人会问,那么用机械化碾米不行吗?同志哥唉,当时那里没有电,电动机驱动的碾米机转不起来。后来总算托我们是“知青先进集体户”的福,上面调拨来上海拖拉机厂增产的一台手扶式拖拉机,我就说服队长同意,去买了一台用手扶拖拉机上的195柴油机可以带动的碾米机,想用这台设备把村里的碾米的活包了,就能把妇女从早上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调试好后,就对村民开始提供免费的机械碾米服务,谁知没有几天,来碾米的人越来越少,他们反映说机器碾出来的米不好吃,不如用手工舂的,估计是稻谷在经过碾米机时被激烈的碾压,会产生一定的温度,对大米的吃口有影响,还会碾碎一些,所以后来就只能作罢,机器就搁置起来了。最后我们自己也难得用机器碾米了,因为手工舂的确实好吃,我们就早上带了稻谷,两个人到老乡家去,用他们家的木碓三个人轮流舂米,把舂米的工作效率提高三倍,然后就由他们帮忙“簸米”和“筛米”,算是“换工”,这两个技术活我们到离开农村也没有学会。在我们同一个大队的忙捞生产队插队的简同学说她们女生也没有学会,只能自己舂好了,拿去老乡家请他们帮忙簸和筛。

   有人说我对纯手工的活情有独钟,大米要自己舂、刀子要用磨刀石亲手磨,有点这个感觉。还有呢,我对咖啡也是要纯手工制作的,每天喝的咖啡必须用磨咖啡豆的小磨来磨出粉,再用“摩卡壶”烧出咖啡,尽管家里有现成的磨好的咖啡粉,甚至还有可以冲泡的“速溶咖啡”,但是对此我往往是不屑一顾的,还是自己动手做的香啊。


   昨天写到我们第一年的一天的10个工分是0.28746元,有人说为什么会这么精确?人家银行都只要精确到“分”后面的“厘”,你们不光算到“厘”,还算到“毫”和“丝”。1969年的年底整个生产队三个组要“年终决算”,因为生产队里数我们的“文化水平”最高,所以邀请我们参与一起计算,为了表示我们是“知识青年”,是有“知识”的青年,就必须与众不同,因此在计算时就尽力追求精确,除了“毫厘不差”,还算出了“丝”,加上“角”和“分”,有五位有效数字了,对我们来说只是竖式多排几行而已,但说明有“知识”的“存在感”却油然而生,所以老是没有忘记这个数字。


   我老婆与我在同一个县插队,她在“小勐统公社”,她看了我的出工篇后,说她们第一天由队长带着上山出工,那个锄头都不知道怎么扛,就一路拖在地上上山。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队长扛着锄头在前面带路,后面跟着12个穿着显眼的上海知青,他们倒拖锄头,锄头的铁头在石子路上拖得叮咚作响,时不时还溅起一点小小的火花。有没有像战场上下来的败兵的既视感?


第十四篇完,待续。


作者简历



   作者:沈志强(网名:河马91)生于1952年,1968年初中毕业赶上“上山下乡”,1969年四月去云南省临沧专区永德县永康公社忙捞大队前进生产队的沙沟组插队落户。插队落户四年后于1973年参加了当年入学前的“文化考查”,成绩不错,被昆明师范学院录取,在物理系学习。1976年毕业后在楚雄教了十年高中物理。1987年调到无锡某企业工作。1992年调入无锡市人事局的无锡市行政学校(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无锡市人才服务中心(无锡市人才市场管理办公室),曾任无锡市人才服务行业协会会长。2012年退休。

  爱好旅游、摄影、体育活动等。



作品荐读

【云南插队纪实篇】

(一)幼年、童年和青少年时代的回忆(沈志强)

(二)准备去哪里插队落户(沈志强)

(三)出发前准备(沈志强)

(四)继续做出发前的准备(沈志强)

(五)出发,向未知的前途出发(沈志强)

(六)火车开了,目的地云南(沈志强)

(七)坐上汽车一路颠簸到永德县(沈志强)

(八)在永德县城集训(沈志强)

(九)5月15日下生产队(沈志强)

(十):挑水(沈志强)

(十一)与老乡的交流(沈志强)

(十二)劳动去(沈志强)

(十三)生产队的一天(沈志强)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云南插队纪实篇】(十四)关于舂米的补充(沈志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